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將加大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力度,新增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激發消費動力。一項是對重點領域的個人消費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減輕當期支出壓力。另一項是對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幼、家政這些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財政對經營主體貸款分類給予貼息,降低融資成本,增加更多優質服務供給。
⠀
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可以理解為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其中,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給力。今年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赤字規模達到5.66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規模均為近年最高,逆周期調節力度進一步加大。
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可以理解為持續用力、更加給力。一方麵,在實施好存量政策上下功夫,抓好去年四季度出台的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確保政策效應在今年持續有效釋放;另一方麵,在謀劃好增量政策上出實招,用好用足政策空間,圍繞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及時研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前後貫通、接續發力,確保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各方麵更有獲得感。為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還預留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
將加大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力度,新增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激發消費動力。一項是對重點領域的個人消費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減輕當期支出壓力。另一項是對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幼、家政這些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財政對經營主體貸款分類給予貼息,降低融資成本,增加更多優質服務供給。
⠀
化債壓力大大減輕,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有效緩釋。截至今年3月5日,地方共發行置換債券2.96萬億元。去年發行的2萬億元置換債券,利率水平下降平均超過2.5個百分點,部分地區下降更為明顯,預計這部分置換債券5年利息減少2000億元以上,極大減輕地方資金壓力和利息支出。
去年四季度我國一次性增加了6萬億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這項製度通過整體設計和機製重構,在主動化解債務風險的同時,支持地方騰出更多資金資源。總得來看,我們用一項政策,至少辦成三件大事。
第一,地方債務壓力大大減輕,截至3月5日預計共發行置換債券2.96萬億元。去年發行2萬億元置換債券,利率水平平均下降超過2.5個百分點。第二,財政空間得到釋放,經濟發展動能明顯增強。第三,融資平台改革轉型賣出重要步伐。去年置換政策實施後,地方融資平台減少了4680家,占去年減少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
今年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下一步,財政部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麵的工作:一是加快落實落細債務置換政策,指導地方盡早發行使用今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的額度,對隱性債務精準置換,對置換資金全流程、全鏈條監管,做到早發力、早見效。二是持續推進融資平台改革轉型,剝離平台政府融資功能,結合企業實際,分類推進市場化轉型,嚴防國有企事業單位穿上新馬甲,斬斷借道舉債。三是堅決遏製新增隱性債務,進一步完善監測體係,將遏製違法違規舉債作為財政監管的重點,將不新增隱性債務作為鐵的紀律,堅決防止化了舊賬,又添新賬。
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對幼兒發放育兒補貼,建立學前教育國家資助製度;對學生進一步提高資助補助的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麵,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償還政策等,預計惠及學生3400多萬人次。
今年在重點領域保障上更加給力。今年全國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均接近4.5萬億元,分別增長6.1%和5.9%,科學技術支出超1.2萬億元,增長8.3%。衛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領域支出保持較高的增幅。同時我們將持續加強財政科學管理,深化財稅體製改革,堅決落實黨政機關堅持過緊日子的要求,把錢花在刀刃上,花出好的效益。
今年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讓居民收入更穩定。今年將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適當提高退休職工養老金水平,超過3億人受益。同時,加強對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的支持,對幼兒發放育兒補貼,建立學前教育國家資助製度,對學生進一步提高資助補助的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麵,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償還政策等,預計惠及學生3400多萬人次。
加大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力度,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一項是對重點領域的個人消費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減輕當期支出壓力。另一項是對餐飲住宿、健康、養老、家政等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對經營主體貸款分類給予貼息,降低融資成本,增加更多優質服務供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