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6日訊(記者 梁柯誌)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充實存款保險基金、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等化險資源”,這一表述引發市場關注。作為金融風險處置的重要工具,成立十年後存款保險基金賬上有多少錢?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何時出台?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存款保險基金存款餘額為810.12億元。而與此相對應的,2023年末高風險銀行機構總資產規模達到7.05萬億元。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早在去年年中,央行金融穩定局以黨支部名義對外表示,要發揮好存款保險專業化金融風險處置職能,以及各行業保障基金、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作用,充實金融風險處置資源。
3月6日,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對財聯社表示,存款保險基金主要依靠保費收入和利息,就國內情況大幅增加保費標準不太可行,可能要通過外部注入途徑,比如適度發特定專項債來補充資金。
曾剛認為,未來最重要還是構建以金融穩定基金為後備,以存款、保險、信托等行業保險基金為第一道防線的多層次金融“安全網”。
存款保險基金近年有收有支,2023年末餘額810億
2015年實施的《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各投保機構每半年交納一次,實行基準費率和風險差別費率相結合的費率製度。
存款保險基金由央行金融穩定局管理運營。截至2023年末最新數據,存款保險基金存款餘額為810.12億元。
央行存款保險專項信息顯示,2015年首年存款保險基金餘額僅30億,隨後4年餘額分別為238億、480億、821億、1215億,且均未有支出項目。
至2020年開始有支出項目,主要為包商銀行和徽商銀行風險處置,分別支出676億、88.91億,加上購買不良資產、存保公司資本金兩項支出合計266億,全年支出超過1030億,占上年1215億資金餘額的84%。
2022年也是存保基金支出項目較大的一年,包括遼陽農商行風險處置支出368.56億、遼寧省風險處置專項借款300億,還有歸還金融穩定再貸款211.32億,當年支出合計900億。
與此同時,隨著風險處置深入和暴露,高風險機構數量繼續增加。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4)》透露,2023年末,高風險銀行機構數量由2023年6月末的337家增加至357家,資產規模為7.05萬億元,占比為1.78%。
在上述報告中,央行還罕有用兩個專欄探討存款保險製度和公眾認識的問題,表示要“探索建立後備融資機製,必要時及時補充存款保險基金的流動性”。
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拓展以存款保險基金為核心的多種融資渠道,可以日本為例,一是大幅提升保險費率,並新增費率科目;二是修訂《存款保險法》,允許存保基金向金融機構借款和發行債券,由政府擔保。
客戶對存款保險仍然存有較高的兜底期望
2015年頒布的《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在實際運作中,對風險銀行儲戶的賠付比例近乎100%。
《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4)》透露,當時依法實現對包商銀行5000萬元以下債權給予全額保障,對5000萬元以上大額債權部分保障,全部債權保障水平近90%。
同時,在對公眾的調查中,央行發現“公眾存款行為總體偏好穩妥安全,公眾存款首要考慮安全性,52%的受訪者關注存款是否有保障,70%的受訪者了解存款保險最高償付限額、保費交納主體等概念”。
鄭州某股份行一位支行行長表示,存款保險意識這兩年基本宣傳到位,但是客戶對“銀行是國家的”認識比較深,尤其地方銀行在品牌宣傳都或多或少注入這些元素,可能也是導致客戶在出問題之後對政府兜底的期望會比較高。
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目前存保基金規模不足以全額保障較大規模的銀行存款,雖然每年能獲得數百億資金的充實,但如果對存量問題機構集中處置,基金規模不足。
金融穩定基金是後備,多層次安全網呼之欲出
王一峰認為,問題銀行機構的處置涉及多方利益,未必能完全通過市場化手段處理完成。在國內,往往需要監管、地方政府、托管機構、AMC等主體共同參與才能化解。
去年5月,剛剛成立的國家金監總局機構恢複處置司黨支部撰文表示“要充實處置資金來源,探索建立多層次資金保障機製,明確不同主體承擔損失的責任和順序”。
曾剛認為,金融穩定基金設立能有效彌補單一行業保障基金覆蓋範圍和資金實力的不足,填補跨市場、跨行業風險處置的空白。但是首先要等金融穩定法出台。
公開信息顯示,《金融穩定法》在去年6月已發布二次審議稿,公開征求意見。
其中第二十九條規定: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由向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等主體籌集的資金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組成。必要時,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等公共資金可用於為金融穩定保障基金提供流動性支持,金融穩定保障基金應當以處置所得、收益和行業收費等償還。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